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應放在學術論文的什麼地方?
Silke Haidekker擁有漢諾威大學( University of Hannover )藥理學博士學位。她是德國和美國的多家製藥公司的臨床研究助理( 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目前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一個小城擔任全職醫學翻譯和作家。 老鼠與恐慌症:一位博士生的經歷 我這麼說你大概會同意——花在撰寫博士論文上的時光不僅包括你為所從事的工作感到自豪甚至快樂,而且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恐慌症。多年前,當我在德國撰寫藥理學博士論文時,我第一次恐慌症發作,因為我那時第一次接觸到並學會瞭如何用一種非常醜陋的工具(斷頭臺)為我的實驗殺死老鼠!在切掉老鼠的頭後,我取出老鼠的肝臟並搗碎,再刺穿肝臟,施加環孢素A (一種免疫抑制劑),然後使用高壓液相色譜儀分析代謝物。 這樣接觸過很多隻老鼠後,我又經歷了另一種嚴重的恐慌症。當時,我的博士生導師讓我撰寫一篇關於環孢素A代謝物的研究論文。這是我關於這個課題的第一篇論文。我從數百塊黏黏糊糊的老鼠肝臟中檢測到了這種代謝物。而且,可悲的是,這第二次恐慌還導致了第三次恐慌。這第三次恐慌則是由於我當時還是生活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那時獲取如何撰寫研究論文的指導資訊並不像現在這麼容易。 至於我當時是如何熬過我那第一篇研究論文的,現在看起來已經成為一段古老的歷史。幾年後,我來到美國生活並最終日夜沉浸在大量研究論文所使用的學術語言中。這時,我發現自己對撰寫“良好的”研究論文的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而我的這一興趣在美國醫學作家協會( American Medical Writers Association )舉辦的會議上受到鼓勵和激發,而且我通過參與很多不同的寫作專案和參加很多學術寫作自學課程極大地促進了我這一興趣的發展。 如何在論文的緒論部分陳述研究問題 好的寫作首先呈現在緒論部分能夠清楚陳述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研究問題是整篇論文構建的焦點,這一焦點在隨後的方法部分、結果部分和討論部分予以展開。研究問題或假設需要在論文的第一部分(緒論部分)出現。它解釋至少以下三個主要內容: 1. 關於研究主題的已有知識( known )是什麼?或人們已經相信了哪些科學發現? 2. 什麼是未知的( unknown )內容或仍然有問題的內容? 3. 你的研究問題( Research Question )或假說( hypothesis )是什麼? 某些醫學作家將緒論需要具備上述三元素的這種組織結構稱為“漏斗形”寫法結構,因為它從一個較大的背景出發,然後遵循一系列科學的邏輯步驟推演,直到最後在漏斗的末尾將陳述的內容聚焦到研究工作的焦點——研究問題或假說。 我們現在來詳細看一個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的例子,並觀察如何能用富有邏輯性的方式將其嵌入緒論,使其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焦點內容,引發讀者對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興趣。 1. 已有知識 首先,你應當向讀者簡要概述研究主題的背景,包括已有知識或前人曾經開展的研究工作。 我的一篇研究論文的主題是“研究糖尿病作為終末期腎病( end-stage renal disease ,簡稱ESRD )患者死亡的獨立預測因數的作用”。因此,在緒論中,我首先介紹糖尿病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病因這一基本知識,從而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為什麼對這一特定人群感興趣。然後,我介紹過去的研究工作,它們表明糖尿病確實似乎是普通人群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然而,在ESRD人群中進行的相關研究則很少,而且過去這些研究的結論都是互相衝突而有爭議的。 範例: “It seems well established that […]
Last Updated : 2023年 11月 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