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Wordvice

如何利用ResearcherID提高您的學術影響力

研究人員都希望自己的論著在學術界能夠發揮影響力。 從投稿發表的角度看,提高影響力的辦法是在具有較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發表論文。 從自我宣傳的角度看,提高影響力的辦法是使用彙集個人學術資訊的平台發佈論著清單供他人查詢。 ResearcherID(研究人員識別碼)正是這樣一個工具。

什麼是引用、學術影響力和SCI

很多人聽說過SCI論文的重要性,但可能不瞭解相關概念的由來和如何管理影響力。 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簡稱,中文譯為科學引文索引。 SCI的創始人Eugene Garfield認為,學術影響力主要是通過他人引用論文的次數來體現,引用次數越多,影響力越大。 如果假設某人在撰寫論文時是嚴肅認真地引用他人論文,而非不加選擇或胡亂充數地引用,那麼引用次數越多,確實能夠說明論文越重要。SCI由Web of Science(WoS)管理,該資料庫過去稱為Web of Knowledge,是提供引文統計量的綜合資料庫;起初由美國的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管理,後來改由Clarivate(科睿唯安)Analytics管理,而科睿唯安曾經是Thomson Reuters(湯森路透)的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

科睿唯安每年發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譯為期刊引證報告),根據WoS資料庫的引文資料計算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對期刊評價和排名。 影響因子是指某期刊的論文在特定年份或時期內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例如,影響因子可以是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影響因子越高,期刊的學術權威性就越強。 SCI期刊的分區級別分為JCR分區和中國科學院分區,中科院的分區指標更加嚴格。 國際上主要認可JCR分區 。

WoS包括六個線上資料庫,其中一個就是著名的SCI期刊資料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簡稱SCIE),SCIE覆蓋大約8,500個期刊。 WoS還包括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覆蓋大約3,000個期刊)、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1700個期刊)、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新興資源引文索引,5,000個期刊)、Book Citation Index(圖書引文索引,6萬本書)、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會議論文引文索引, 16萬個學術會議)。 其中,ESCI收錄的期刊大多屬於近年創辦的期刊,水平遠低於SCI期刊,很多都沒有影響因子。

通過學術宣傳平提高影響力的方法

提高學術影響力的根本途徑是在高影響因子期刊發表SCI論文。 但是,有三個問題阻礙影響力的傳播。 第一個問題是單篇論文的影響力難以迅速擴大到一個學者全部論著的影響力。 第二個問題是具有相同英文姓名的學者太多,使得讀者難以在文獻檢索系統中按照姓名迅速查詢到正確的文獻。因此,需要使用作者識別碼幫助檢索。ResearcherID和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entifier,譯為開放研究貢獻人員身份識別碼)是解決作者重名多名問題的兩個典型手段。 第三個問題是缺乏一個一站式彙集學術影響力指標(例如引用指數)、引用者信息統計、合作者資訊統計、論著清單和學術簡歷的學者個人宣傳平台網頁供讀者查閱。  ResearcherID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由於能計算影響力,它克服了其他工具的不足(例如ORCID和LinkedIn)。

什麼是ResearcherID

研究員ID(ResearcherID)是一個識別學術作者的身份系統。此系統於2008年1月由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旗下的Web of Science Group 推出,並於2019 年轉移到Publons 平台網站。 Publons是Clarivate Analytics擁有的同行評審(peer review)平台。 ResearcherID不僅能使科研人員彙集自己的論著清單,而且還能一站式彙集同行評審審稿經歷和期刊編輯經歷。 科研人員可以選擇在自己創建的ResearcherID線上個人資料和論著清單中公開哪些資訊。 科研人員也可以查看別人在ResearcherID上公佈的內容,包括論文引用次數、引用的學者情況、合作者機構和地域分佈等。

ResearcherID只能統計在WoS 資料庫中的論文引用資料,自動統計在WoS收錄期刊發表的論文。 如果論文是被其他資料庫收錄的(例如EI即工程索引),則無法統計被引情況。 其他資料庫收錄的論文可以通過某些格式的文件導入到ResearcherID的成果清單中,或者手工錄入到清單中。

ResearcherID與其他平台的關係

ResearcherID與ORCID是兩大最重要的作者身份識別碼系統,它們之間在論著清單資料上已經實現了互通匯入匯出。 除了這兩個被各國期刊廣泛接受的系統外,很多學術平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作者識別碼系統,例如Google學術的GoogleScholar Author Profile、Elsevier(愛思唯爾)的Scopus資料庫的Author Profile、PubMed Author ID 等。 由於每個資料庫都擁有自己的使用者,研究者可以考慮在多個資料庫平臺創建作者識別碼,發佈論著清單,擴大可見度,提升影響力。

相比於ORCID只是一個身份識別碼,ResearcherID具有更多的功能,即使用者可以建立自己的發表檔案,並從WoS生成引用指標。 ResearcherID的局限性在於它僅是WoS平台的身份識別碼,而ORCID則是科研人員的全球學術身份證,更便於實現與眾多平台的數據交換。 Elsevier、Springer和Wiley等各大國際出版集團和越來越多的國內期刊已在投稿系統中要求作者填寫ORCID號碼。 有些期刊要求作者填報ResearcherID號碼。 這兩個識別碼都有用,建議均註冊使用。

ResearcherID 的註冊與功能使用

Publons 平台註冊後,可以在 WoS 資料庫檢索自己的發表論文,勾選後保存至ResearcherID帳號。

能夠實現以下幾個功能

ResearcherID有這麼多強大的功能,快去註冊您的帳戶來使用這個學術統計兼傳播工具吧!

需要英文編修,就找Wordvice。
寫作資源 | 論文英文編修 | 學術論文翻譯 | 課堂作業英修 | 服務價格 | 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