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專家寫作技巧指南

Thumbnail
如何區分論文的編輯、編修和校對
編修在英文中稱為polishing,有時也廣義稱為校對(proofreading)。 有些作者可能會迷惑,校對是不是核對? 與編修到底是什麼關係? 簡單來講,編輯(editing)包括編修和校對。 很多人不熟悉編修的目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工作內容。 因此,有必要針對與編修有關的幾個概念予以闡述。 專業化編修是編輯行業在知識爆炸時代的必然產物。 無論中文和英文期刊論文,都存在編修問題,只不過當英語是非母語時寫出的英文論文更需要編修。 編修是增色,校對是滅錯。 它們都是指在不改變原文意思的情況下對用詞和句子結構予以改進,並對語法、拼寫、標點符號和格式等錯誤進行糾正,使得文章的原意能夠正確無誤地表達出來,並且表達得更為精彩。 編修通常是編輯從事的工作,而不是作者本人從事的工作,因為寫作水準極高而且一個字都不需要改的作者幾乎不存在。 論文中只要有一個字或一個標點符號被編輯改正過,就算是被別人編修過;這與被編輯修改100個錯別字沒有性質上的區別,只不過要看編輯有沒有耐心和精力去修改這麼多語言錯誤。 編輯有權拒絕語言水準很差的稿件。 另外,如果文章整頁全是錯字,就不是編修問題了,而是需要重寫內容的帶著作權的創作了,問題的性質就變了。 這時,編輯有權拒絕修改。 編修和校對的編輯可以是期刊專職編輯,也可以是期刊出版社下屬的作者服務機構的兼職語言編輯,或是專業論文編修機構的兼職語言編輯。 這些編輯通常是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或行業頂級專家,在專業水平和語言水準上一般比普通的論文作者要高。 期刊編輯決定論文是否錄用。 審稿專家在論文的創新性和正確性等方面説明期刊編輯做出判斷和決定。 語言編輯説明期刊編輯或作者提高論文的語言品質。 論文的編修和校對具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確保文章通順易讀,節省審稿專家審閱論文的時間。 第二是確保文章沒有語言錯誤,保證期刊出版品質。 編修和校對不會改變文章的結構、實質性內容、論點、數據和圖表。 因此,編修和校對不產生著作權,文章的榮譽和責任歸作者。 從事編修的編輯是文章背後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期刊的編輯包括主編、副主編、責任編輯、語言(文字)編輯、美術編輯等。 編輯決定論文是否錄用,並負責修改稿件和排版。 論文的發表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作者撰稿,編輯初審,專家外審,錄用決定,編輯編修,校樣排版,作者清樣,編輯清樣,印刷出版。 具體來講,期刊和圖書出版社通常採用「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 三審制包括責任編輯初審、同行評議專家複審、主編終審。 決定錄用稿件後,責任編輯進行編校處理,並由作者對照原稿完成初校,然後由責任編輯和主編分別完成通校和總校。 經過這三次校對後確認無誤的文稿,由主編批准將校樣排版。 很多出版社把排版(包括圖表製作)工作外包到專業排版公司去完成。 排版後的清樣可能包含大量排版錯誤,因此需由作者再次對照校樣進行校對和糾正修改,但是這時不允許作者進行大規模修改。 然後,編輯或專家審讀糾正的清樣,並修改定稿。 在出版社內部,嚴格來講,校對是指作者對照原稿核對編輯修改編修的稿件確認差別之處並糾正錯誤的工作、編輯對照作者的校對反饋和原稿核對修改編修的稿件確認差別之處並糾正錯誤的工作,以及作者和編輯分別對照校樣核對 排版檔案檢查差別之處並糾正錯誤的工作。 編修則是指糾正文字和圖表中的語法和格式錯誤,或修改表達得更好。 編修涉及糾錯和改進,但不涉及核對。 校對涉及核對和糾錯,但不涉及改進。 編修發生在校對之前。 出版社的編輯工作包括編修和校對,需要由作者和編輯共同完成。 與出版社內部的工作流程及其嚴格術語不同,論文編修行業為了描述方便,一般對編修、校對、編輯的各自內涵不予嚴格區分,均簡單通指在語法和格式等問題上糾錯完善,具體須以學術服務專案的規定內容為準。 從上述出版流程可以看出,如果初審編輯接受了稿件,當稿件被錄用後,過去通常是由出版社免費編修。 但是,知識爆炸導致發文量劇增,出版社不堪重負,加上行業改革,因此便產生了兩個新的主流模式。 第一,編輯在初審階段大量拒稿,並嚴格要求作者自費完成論文編修,消除語言問題和格式錯誤。 第二,編輯雖然在初審階段不拒稿,但在專家外審並決定錄用後,要求作者自費完成論文編修,否則不予發表。 第一個模式比第二個模式更為多見。由英語為非母語的作者撰寫的英文論文通常都是因為語言問題而在初審時被拒稿。因此,在投稿前尋求專業論文編修服務至關重要。 上述兩個模式的區別在於是否將帶有語法格式錯誤的論文送交外審專家,具體取決於期刊的外審費用和政策。 由於很多國外期刊的外審專家是免費服務的,因此這些期刊不願意把語言很差的文章送審而得罪外審專家。 這兩種模式的相同之處是很多出版社現在都不願像過去那樣自己免費編修論文。 因此,為了節省費用,並且為了提高專業性論文的編修品質,不缺稿源的出版社很多都已改為讓作者自費承擔編修費用。 論文出版業在稿件修改上的這一變化,說明了以下兩個現狀和正確的編修專業化發展趨勢。 編修可以並應當由作者以外的人或機構完成,而通常不宜由作者本人完成。 […]
Last Updated : 2024年 06月 18日
Thumbnail
英文寫作潤稿編輯須注意的十個細節
英文論文的作者通常在寫好初稿後把論文交給學術論文英文編修服務機構進行編修潤稿。 拿回稿子後,經常發現稿件被糾正修改得體無完膚而驚訝不已,這時才知道自己在語法和細節上竟有如此之多的大大小小問題。 英文寫作潤稿不僅是Wordvice 英文編修公司的職責,而且也是母語中文作者本身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技術。 本文總結交流英文潤搞編輯中需要注意的十個細節。 一、不同版本的Word檔在英文空格上不相容 有些MS Office Word檔的英文稿件在別人的電腦上能夠正確顯示空格,但是在自己的電腦上卻發現很多單詞之間的空格消失了。 這種不相容問題是因為Word不同版本之間的不相容造成的,例如使用2007版本的Word軟體打開2016版本存成的Word檔。 解決吃空格問題的辦法是升級自己電腦的Word版本到最新版,或者雙方都採用較低的Word 2003版交換工作,最後用2007版或2016版存盤定稿。 需要注意的是,2003版與2007版或2016版在某些插圖和公式的功能上有所不同,可能會造成其他不相容問題。 二、使用Word中的審閱選單下的新建批註功能標記注意事項 新建批註功能在英文版Word軟體中稱為「Comments」,可以用來記錄註釋用亮色選中部分的問題。 這個註出文件右邊的文字小視窗內。 很多作者喜歡在正文中用不同顏色的文字添加注意事項來提醒自己。 實際上,使用批註功能比在正文中添加文字更加方便和易於區分。 作者在看過和處理完批註後,可以使用滑鼠右擊方式刪除批註。 三、注意在句子風格、語法、拼寫、標點符號上的全面編修潤稿 英文潤搞編輯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例如使用結構清晰的句子風格,糾正語法、拼寫和標點符號的錯誤,糾正主語與動詞之間在單數和複數之間的不一致,糾正定冠詞和不定冠詞的混淆、缺失或多餘,糾正口語化用詞,刪除縮寫撇號(例如使用cannot,而不使用can’t),保持用詞的全文前後一致。 四、在名詞修飾名詞的用詞簡潔性上保持一致 在確保文意清晰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用詞量,縮減篇幅。 尤其在介詞”of”和定冠詞”the”的聯合使用問題上,通過調換”of”兩邊的名詞順序改變修飾結構而省略”of”,能夠減少用詞,但是不能以犧牲清晰性和語法正確性為代價。 例如,”The process of engine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guided control”與”Engine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guided control process”相比,前者是正確的,後者是錯誤的。 後者雖然通過調換”of”兩邊的名詞順序省略了”of”和”the”,但是這種精簡得不償失,造成修飾關係混亂。 五、縮略語必須在首次使用時定義 英文的縮略語(即首字母縮寫詞,例如Design of Experiments的縮略語是DoE)必須在論文的摘要和正文中首次使用時予以定義。 眾所周知的縮略語無需定義,例如DNA。 六、全文在用詞格式上保持一致 插圖的英文可以是簡寫的Fig.,也可以是全拼的Figure,全文須保持一致。 但是,在插圖的圖題和句子開頭,必須使用全拼形式,不能使用縮寫形式。 七、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選擇使用上保持一致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在很多單詞的拼寫上和標點符號用法上均不相同。 全文須選擇其中的一種格式,並保持一致。 八、英文全拼數字和阿拉伯數位的用法 在論文中,對1到10的數位,須用英文全拼寫出,例如one、two、… […]
Last Updated : 2023年 10月 25日
Thumbnail
英文科技寫作中的清晰性和簡潔性原則
英文科技寫作的清晰性原則指的是句子結構和語義清楚,語法完整。常用的寫法是使用短句子一句句有邏輯地寫通順。但是,這種寫法在用詞上會造成某種程度的重複囉嗦,違反簡潔性原則。 這時,需要把重複用詞合併簡化,包括把短句子合併后改用修飾性從句,以及使用準確簡短的詞彙代替用詞累贅的同義詞組。為了兼顧清晰性和簡潔性,作者需要具備較高的、超越基本要求的語言水準。這也是期刊對作者的期望和要求。一些寫作老手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寫作方法。 但是,投稿經常被審稿人和語言編輯指出很多問題,有時數量多得讓人驚訝,出現了文章被修改得”滿江紅”和”體無完膚”的狀態。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過於重視作為寫作基本要求的清晰性,而對作為寫作高級要求的簡潔性重視不足,因此導致相同的問題在全文反覆出現幾十次。如何平衡這兩個原則,對於寫作新手和老手都很重要。 一、清晰而簡潔的寫作風格 清晰性與簡潔性之間發生矛盾的原因是寫作風格,通常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側重。英語口語經常出現可有可無的用詞和重複,因而不夠簡練。科技寫作力求簡練,因此要在保證清晰的前提下,字斟句酌地檢查每個詞是否多餘或重複。 簡潔是寫作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最難掌握的技巧。簡潔之難,不僅體現在英文,同時體現在中文。在簡潔程度上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語言風格問題,有人喜歡囉嗦清楚些,有人喜歡精煉些。 簡潔程度的修改幾乎沒有止境,這就是為什麼一篇文章改來改去總是能修改得越來越簡潔。 簡潔包含兩層含義 第一、內容不能重複。思相同或相近的內容,在文章中一般不宜重複出現,尤其不能在同一段落中用不同的寫法反覆出現,而且不應為了體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科技論文中反覆強調同一內容。 第二、用詞不宜囉嗦。很多種用詞風格都是正確的,應當在確保清晰的同時,盡量減少用詞量,縮減篇幅。 英文科技論文的簡潔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囉嗦用詞 簡潔用詞 囉嗦用詞 簡潔用詞 a large amount of data large data sets all of the all a great amount of considerable in order to to a certain amount of several involved in in in addition also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 short period […]
Last Updated : 2023年 10月 13日
Thumbnail
如何撰寫研究計劃各個章節
研究生或學術研究人員撰寫的研究計畫通常遵循大同小異的格式,由標題和章節組成。 研究計劃書解釋研究的目的,明確研究的範圍和規模,並論證其對科學文獻貢獻的重要性。 知道如何撰寫研究計劃是讓你的論文被接受的關鍵。 雖然研究計劃書的各章節可能會因不同的項目類型(基金、博士論文、會議論文或專業專案)而有所區別,但它們依然有一些共同的部分。 本文將涵蓋在研究計劃書中經常出現的章節,解釋它們的目的,並提供研究計劃書範本樣本。 研究計劃包含哪些部分? 我們首先來瞭解一下研究計劃的每個部分。 研究計劃每個部分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上面列出的的研究計劃書各部分及其標題類似於一篇經過完整編輯並發表的學術期刊論文,如果你是一個剛開始接觸同行評審學術期刊論文的博士或碩士研究生,你大概能意識到這一點。 然而,研究計劃書中每個標題的目的與最終文章中相應部分的目的有很大區別。 標題 目的:用幾句話簡要說明研究的內容。 你應該:給你的研究計劃書定一個簡明而準確的標題,包括你導師的姓名和他/她的學術部門。 注意:研究計劃的標題頁一般都是標準化的或指定的,提供或概括大學或研究機構等基本行政資訊。 標題應簡明扼要,並足以讓讀者瞭解研究的目的和性質。 延伸閱讀:如何寫出完美的研究論文標題? 概要 目的:對研究課題進行概述,相關具體內容可在研究計劃書的後面各部分詳細展開。 你應該:提供研究專案的簡要概述。 這部分應提出研究的目標,明確說明你想要解決的研究問題,並解釋你要測試的假設。 注意:一個好的概要應該強調申請人打算解決的問題,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明確研究的目標和設計。同時,它還應說明申請人的資格和預算需求。 延伸閱讀:一份吸引人的論文緒論(introduction)怎麼寫?  總體目標 目的:簡明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總體目標。 你應該:為那些擁有科學知識但可能對你特定的研究課題不甚瞭解的人總結你的研究問題。 注意:研究計劃的目標部分應以結果為導向,而不是以過程為導向。 例如,一項研究的結果可以是”To determine the enzyme involved in X”,而過程則是”to perform a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tudy on mice expressing Y gene”。 每個研究計劃書至少應有三個目標。 背景文獻探討 目的:說明擬議研究的目標與相關研究領域中已經取得的成果之間的關係。 你應該:選擇並批判性地分析文獻。 解釋其他研究人員的工作,以便你的教授或專案經理清楚地瞭解你將如何應對看待過往研究並推進文獻的進展。 注意:支援你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討論文獻中的空白、研究領域的爭議和當前的研究趨勢。 這將有助於說明你的論文或研究將如何增進科學知識。 在寫入此部份之前,先瞭解如何寫文獻回顧/文獻探討。 研究問題或假設 目的:準確說明研究課題要調查或證偽的內容。 你應該:明確區分因變數和自變數,並確保讀者能夠理解它們。確保你的術語使用一致。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相同的命名法。 注意:研究問題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係,而假設則是對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關係的陳述式表達。 […]
Last Updated : 2024年 09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