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期刊評審機制(同行評審、編輯評審)最適合我?
為配合這周的主題”如何找到最適合的期刊投稿”,今天要討論期刊審核論文的不同方式。當你列出投稿目標期刊清單時,不只得考慮期刊的宗旨與範圍也得考量其審查機制。 審查機制主要有兩種: 編輯評審(editorial review)與同行評審(peer review),後者可以再細分為幾種類別。這篇我們將介紹各種方法,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是如何影響你投稿成功的機率。 什麼是編輯評審(editorial review)?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編輯評審(editorial review)是一個由編輯們審核論文是否符合期刊需求的機制。基本上,如果你的文章不是研究類型,例如:commentary或opinion,那麼只有編輯會負責審核。 如果文章是研究類型,那麼編輯則擔任初步審查角色,編輯們在考量多方因素後決定是否將你的論文轉交給同行做進一步的審查。 我們已經在先前的文章中討論過有哪些因素,包含最常見的被拒搞原因。 論文通過初步審核後,編輯們會聯繫通常兩到三位同行,並轉交論文進行同行評審。 什麼是同行評審(peer review)? 期刊採用幾種同行評審機制,某些期刊對於自己主導的同行評審機制相當嚴格,但像是Nature期刊則提供作者單盲(single-blind)與雙盲(double-blind)同行評審機制做選擇。哪一個最適合你呢? 一起來仔細看看。 什麼是單盲(single-blind)評審? 你該如何為單盲評審準備論文? 在單盲評審機制中,評審知道你是誰但你不知道評審是誰。在這樣的情況下投稿論文時,你不需要移除任何有關作者或可以推敲作者資訊的內容。關於單盲同行評審的優缺點,請參考以下的表格”哪一種評審機制適合我呢?” 什麼是雙盲(double-blind)評審? 你該如何為雙盲評審準備論文? 雙盲評審代表所有相關的單位或個人資訊都是不可得知的。你不知道評審名字,它們也不知道你是誰。如果你選擇了雙盲評審,那你必須仔細地刪除論文中所有可以推敲出作者資訊的內容。請務必詳細閱讀並遵守每一條期刊所訂定的指示。一般來說,匿名流程包含以下: 雙盲評審論文檢查清單 什麼是開放式(open review)評審及混合(hybrid review)評審? 在開放式評審中,每個人都知道作者及評審是誰,但評論則有可能不公開。有些期刊使用的就是開放式同行評審,例如Electronic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看看它們怎麼做: 哪一種評審機制適合我呢? 現在我們已經一一討論過不同的同行評審機制,那在挑選最適合的期刊時,你該如何使用哪一個評審機制呢? 如以下列表,我們已經總結各種評審機制的優缺點。主要考慮的是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嚴厲的公開評論以及是否公開你是誰、 你的所屬單位與你的名聲有可能正面或負面影響同行評審審核論文。 如果你是新手投稿至熱門領域, 單盲或雙盲系統可能更有利於你,因為將僅根據論文內容判定是否接收。 但如果你的研究領域屬於較為特殊的,那即使是雙盲同行評審機制,評審可能也可以輕易地得知你是誰。這種情況下,開放式評審機制可能成為更有利於你,因為公開所有訊息可以防止少數評審的偏見並維持客觀性。 同行評審機制Method 優點 缺點 單盲Single-blind – 評審能免於外界壓力或挑戰自由地批評文章– 作者身分可能有助於提供論文研究領域資訊且提供評審 更多訊息以評估文章 – 個人偏見: 評審可能針對作者個人而非客觀地審核文章– 其他的歧視因素例如性別或地區歧視可能影響論文被接收與否(例:有些編輯對於來自開發中國家的論文存有疑慮) 雙盲Double-blind – 大幅降低作者因個人所屬國家、性別或其他因素而遭受到的歧視可能性– 評審或作者皆免於成為負面攻擊或壓力的目標 […]
Last Updated : 2023年 11月 22日